第六届财经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

6月22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和浙江省财政厅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财经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人大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近两百人参加此次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对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剖析,并从财税政策角度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副主任刘修文、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徐宇宁分别致辞。刘修文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一直以来都通过预决算监督、国有资本监督和财税政策调研,为更好地通过财税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蒋传海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凝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的力量,为促进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财税政策建设而共同努力。徐宇宁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完备的财税政策支撑保障。这是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要义所在,也是本次论坛以此为主题的初衷和价值所在,各位专家学者汇聚在钱塘江畔,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为主题共话愿景、共谋良策,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届论坛由“振兴实体经济的财税政策”“创新驱动发展的财税政策”和“长三角一体化的财税政策”三个分论坛组成。在“振兴实体经济的财税政策”分论坛,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沈磊首先以“处理四对关系,用好四则运算,全力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演讲。他以“四对关系”和“四则运算”归纳浙江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四对关系”是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四则运算”是指有针对性加大财政投入(“加法”);政府过紧日子,让企业过好日子(“减法”);设立政府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乘法”)和强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同,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除法”)。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以“中国制造业税收贡献分析”为题做主旨发言。他基于多年的研究成果,对制造业对税收的贡献的总量、结构与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总量上看,制造业对于税收的贡献是全行业最高,但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分税种看,制造业对于国内增值税的贡献最高,在“营改增”之前超过50%,“营改增”之后由于分母的变化有所降低,但仍然接近40%。制造业对企业所得税贡献大约在20%—25%区间波动。分区域看,制造业提供税收占全国制造业税收比重排名靠前的分别为上海、江苏、广东和浙江,这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造成我国制造业税收贡献度的原因,首先是制造业总量大,且产出波动较小;而在税制方面,我国对于制造业采用较高的增值税税率,并针对特定制造业征收较高的消费税,还存在农业向制造业税负转移的因素。

在之后进行的圆桌论坛环节,浙江省税务局副巡视员沈加潮、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田淑英和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李华分别从各自的工作和研究出发,对振兴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和相关财税政策的现状与效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针对主旨演讲和圆桌论坛的各位学者发言,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高强进行了总结与点评。高强指出,目前对于实体经济存在的困难,大家都有共识。造成困难的原因既有宏观政策问题,也有微观管理问题,还有国际形势变化。但是,研究振兴实体经济,仅靠财税政策加上金融政策是不够的。实体经济发展不是靠政府投资、政府扶持就能振兴,而要靠企业创新、探索和研究。因此,财税政策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不能仅仅依赖财税政策扶持来振兴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的财税政策,要注重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绩”和“效”的关系以及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不仅要靠减税降费,还要靠严格的财税管理。希望通过广大财税专家学者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让实体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和心脏。

随后,来自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还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财税政策”和“长三角一体化的财税政策”两个热点财税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