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必须创造有利条件,让中国经济尽快回到合理增长区间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于11月26日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温和复苏的中国经济。多位与会嘉宾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必须创造有利条件,让中国经济尽快回到合理增长区间。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疫情发生至今,我国经济平均增速持续低于潜在增长率。当前需及时扭转这一态势,使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在百年变局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他认为,要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从2020年起第一个五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应争取达到5.5%,第二个五年5%,第三个五年4.5%。在此情况下,未来五年特别是2023年,推动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杨伟民看来,居民消费、房地产和平台经济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关键点,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更有效、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如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尽快制定综合性、长期性、制度性的房地产新政,出台更多措施稳定平台经济发展预期等。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认为,必须创造有利条件,让中国经济尽快回到合理增长区间。“最近优化防疫政策20条、房地产金融16条、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等政策出台落地,有利的因素正在增加,建议明年政府应提出不低于5%的增长目标。如果明年上半年能够摆脱疫情冲击的影响,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加大力度,稳预期、稳信心见到成效,实际增速还可能更高一些。因为今年基数低,所以应力争今明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左右。”刘世锦指出,当前货币供应量不缺,市场流动性不存在不足的问题,关键是实际需求不足。近期,中国已推出多项政策措施稳经济,如宣布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提出包括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等六个方面的16条措施等。刘世锦称,随着相关政策出台,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正在增加。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表示,明年的宏观政策的配置,要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做好宏观政策的配置。其中有几个基本问题要加以明确。一是宏观政策需要做成本效益分析,特别是财政政策需要做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只讲需求,不讲供给;不能只讲效益,不讲成本;或者只论证因此取得的效益,而很少论证或不论证因此而付出的成本是多少。二是要以底线思维推演明年财政收支预算和政策的安排,统筹做好跨年的政策接续。一方面要确保今年后两个月到明年一季度财政政策力度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另一方面要从长远看,为应对未来的突发事件和可能的困难预留足够的财政空间,决不能用足用尽当年的财政能量。三是财政安全是最具底线的安全,是所有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财政安全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守护好财政安全。四是面对“三重压力”,特别是预期转弱的压力,要坚持改革行动和政策安排并重,而且要以改革为主。扩张性的政策只宜于对冲短期的影响,如预期转弱这样的压力,必须靠改革,靠营商环境的改善,而仅仅依赖于政策的扩张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五是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宏观政策配置熨平宏观经济的波动,为发展创造稳定、安全、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形成全面可靠的发展安全保障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全面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成为经济界关注的重点,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分歧。一个分歧表现在扩大内需的实施路径是以扩大消费为主体还是以扩大投资为主体。另一个分歧是扩大投资的核心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还是必须加大房地产投资,特别是市场型的房地产投资和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刘元春表示,目前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处于产能过剩,过度依赖于短期投资的扩张,必定导致中期供求的这种失衡。所以,很多人提出,投资目前已经趋于饱和,不应过度地进行加码。同时,在消费政策端没有相应的政策工具,没有相应的实施主体,很有可能在疫情冲击下,即使居民收入有所提升,但由于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这种混乱,导致消费扩张政策不能够达到扩大消费的作用,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投资政策来配合扩大消费。刘元春强调,在消费、投资上面要找准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消费投资相融的项目。同时,针对消费目前出现的一些新短板、投资理念的短板和投资的长板设计相应的方案,这些方案当然都需要很重要的一些大前提,解除目前所面临的外部硬约束。此外,针对投资如何“扬长避短”也应设计相应方案。以新思路找到并实施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项目,如增加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或将取得更好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国际经济环境持续出现一些重大变化,我国的经济政策现在实行的是稳增长政策。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多次强调要稳增长,提升政策力度。从政策层面看,导向是非常清楚的。但从实际看,稳增长政策的效果趋弱,效率走低。围绕破解当前的问题,毛振华建议,一要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政策,严防层层加码;二要提升经济建设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三要进一步理顺财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四要需求端发力,提升消费能力;五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六是避免房地产政策“硬着陆”。毛振华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好的氛围,发展经济、重视经济、回到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全社会的信心。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记者:王祯祯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