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论坛:《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报告发布会成功举办

3月30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报告发布会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并进行了同步直播。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杨继东主持,来自西南财经大学、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7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

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陈伟凯,发布题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的报告。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既是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的载体。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如何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历史使命。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是对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中现实问题的回应,反映了以“外部边界明晰化”和“内部关系民主化”的矛盾运动为主线的理论逻辑。历史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新时期国有企业要在外部边界明晰化的前提下加快推动内部关系民主化,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上起模范带头作用,率先打破“逐底竞争”的困局,带动整体分配状况的改善。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和使用机制,加快构建设普惠型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逐步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济民主制度,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劳动者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在明确利益边界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分享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背景,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及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内涵。第二部分介绍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历史进程。其中,理论逻辑可以归结为“外部边界明晰化”和“内部关系民主化”的矛盾运动,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以改造内部关系为主导的探索阶段(1949年至1978年)、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渡阶段(1978年至1992年)、以明晰外部关系为主导的改革阶段(1992年至2012年)和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阶段(2012年以来)。第三部分介绍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尚无法从理论上清晰的论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存在分配关系和劳动关系恶化的现象进一步向国有企业、国有部门蔓延,表现为高管薪酬不合理问题和劳务派遣及劳务外包不规范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的未来关注方向。

论坛第二单元,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报告内容,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韩文龙,对报告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报告同时从国有企业边界、内部治理,以及具体的收入分配问题出发,来讨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问题,观点鲜明且具有系统性。他认为对国有企业利益调整和分配问题的讨论,应该落脚到讨论如何动态地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包括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国有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关系等方面。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吕汉阳,认为报告关注了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他指出关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研究应该放在国资国企整体改革的背景下进行,对于改革路线的讨论需要权衡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当前的研究重点应该瞄准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涉及人事、薪酬和劳动三项内容。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乔晓楠,认为报告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理论逻辑进行了详细梳理与总结,同时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解决思路。他赞同将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放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看待的观点,并提出要充分考虑分配制度改革与其他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协同关系。此外,他认为可以结合员工岗位差异、员工发展阶段差异、行业差异、地区差异和国别差异等多个角度来考虑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先军,肯定了报告所包含的理论创新,即从“外部边界明晰化”和“内部关系民主化”矛盾运动的角度来分析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演化和发展沿革。他认为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和理论逻辑与国有企业改革是一脉相承的。为了丰富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面临问题和对策建议的研究,需要做到现实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冯志轩,认为报告总结出“外部边界明晰化”和“内部关系民主化”这两条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主线,在分析框架上作出了理论创新。他提出“外部边界明晰化”和“内部关系民主化”的矛盾运动关系,与国有企业身处利润引导型还是工资引导型的宏观经济增长体制有关,而这种宏观增长体制又受到国家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经济发展目标的影响。对于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需要建立在对于劳动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劳动过程的变革以及由此推动的内部管理变化,既能够给国有企业内部民主化带来契机,也能够更好地诠释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论坛最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会议圆满结束。(记者 王祯祯)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