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12月19日,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成功举行。本期论坛聚焦“2024年的经济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代表论坛发布专题报告。

报告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会议特别强调今年经济处于恢复发展的状态,经过各方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回升向好,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高质量发展也在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会议也指出了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第一,有效需求不足,需求面的投资、消费、出口都是相对不足的。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第二个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相对于需求过剩,这里面包括一些特定行业,例如房地产行业和部分工业部门,一些新兴产业也有存在着重复布局,这说明产能过剩还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产能过剩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有一部分可以通过扩大需求解决,而部分行业需要进行深度调整。第三个问题是社会预期偏弱,这也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在社会预期偏弱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需求偏谨慎,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旺盛。第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目前主要有三大风险:房地产行业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这些风险隐患既影响了进一步扩张,同时一些风险的爆发也干扰了短期的经济运行。总体来看,国内大循环依然存在着堵点,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不仅仅体现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还体现在技术合作、高端科技产品受限等。所以,我国需要更强劲的内在增长动力。

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做了部署。首先,总基调是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先立后破”的提法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讨论。近年来经济一直处于新旧动能交替的状态,“先立后破”是要增强经济新旧动能交替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过去我们一直在积极培育新动能,但其力量规模比较小,不足以承担支撑经济增长的重任。与此同时,我们的一些旧动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大幅下滑,所以导致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变大,超出了市场的承载能力。“先立后破”的提出是对这一现象的调整,即我们要对旧动能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把握好时机积极培育新动能。所以,明年应该会出台有利于稳增长、稳预期、稳就业的政策,强化宏观政策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其次,这次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仅提出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而且首次提出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也是对明年稳增长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科学地出台政策和稳中求进。

最后,在总基调的指引下,明年的宏观调控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这里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的空间。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还有很大的空间,明年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使经济能够尽快恢复,同时利用好财政政策工具,例如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范围(尤其是经济大省和政府债务风险相对较小的省份)、落实好结构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这是对明年货币政策的整体定位。会议提到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链要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社会融资规模放到货币供应链之前意味着明年不仅仅是宽货币,而且是宽信用的一年。同时,特意把价格水平作为预期目标相匹配的导向,说明我们物价低迷的状态需要更宽松更有力的货币政策来改变,明年整体货币政策空间会更大。从外部环境来看,明年美联储政策大概率要从加息走向降息,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明年稳汇率的压力相对较小,这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国内稳增长、稳物价上。除此之外,明年可能还会通过降息降准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中就降。

具体来看,明年有非常全面和系统的九大工作任务,核心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和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短期政策,使经济能够尽快回归常态化增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则有利于在中长期提高我国的潜在增长率,使未来的经济发展更有竞争力。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科技创新的大量投入是投资需求的一部分,同时创造出来的新产品、新供给也能对消费产生提振作用。在当前情况下如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我们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就是第三和第四项任务。通过改革激励社会广泛的投资和消费,通过扩大高水平开放使我们能够跟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产业变革。所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利于扩大需求和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是明年最核心的重点工作。

报告对2024年的经济增长点进行研判。

第一,明年周期性力量会逐步反转,新动能加速集聚,使经济尽快恢复,进入相对平衡增长的状态。一是出口和房地产下行压力减缓,二是企业库存周期进入相对有利阶段,从之前的去库存逐渐到补库存,短期对经济形成一个增长动力。三是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筑底,有利于下一步扩大消费和投资支出。新动能加速聚集包括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筑长板、补短板,国产替代不断加速等。

第二,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我们预计财政赤字会上调,财政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明年的赤字率还没有确定最终目标,但可以进行简单计算:今年赤字率3%,后来增发了1万亿的特别国债,其中5000亿用于今年,5000亿用于明年,如果明年赤字率是3%,真实的财力相当于3.4%,假设明年还可能再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赤字率就可以达到4%以上的水平,所以总体而言明年财政赤字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会扩大。同时,预计货币政策总量宽松,继续降息降准;重大工程包括“十四五”工程项目会加快落地,形成实物量;经济大省政策力度与行动空间进一步加大。

第三,新一轮改革开放释放新的增长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针对吸引外资新的开放举措,所以对二十届三中全会有了更高的期待。例如,会议提出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对于外资的市场准入,期待对内资能够充分开放,实行“非禁即入”;提出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期待很多提法落实为制度性保障,避免政策反复的问题;提出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期待对内逐步取消户籍、学籍、医籍的限制,使人才更充分地流动;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期待一批广泛、深入彻底的改革开放举措,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第四,投资规模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首先,我们预计基建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同时三大工程建设会带动房地产投资由负转正,上半年筑底企稳、下半年企稳回升。其次,预计民间投资在改革开放的举措下温和回升,新型基建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同时,报告预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投资进入爆发期,这是全球的大趋势,可以成为成长的新动力。

第五,消费回暖会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汽车等大宗消费企稳回升,同时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由负转正。报告预计新消费模式加快形成消费量,新产品供给与新消费场景会创造新需求,这是对明年消费增长的展望。(记者 王祯祯)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