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18年9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以深化改革开放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战的属性、影响和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胡迺武,中国首任驻WTO大使、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孙振宇,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闫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凤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等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两国关系“压舱石”和“稳定器”。但是今年以来,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战,影响中美关系,而且对世界经济带来影响,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如何应对贸易战的行为?如何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大家积极回应,人大国发院更是责无旁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贸易战,还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的较量,我们要充分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只有深入研究大国博弈的经济社会背景,清醒认识特朗普新政的核心、诉求和底牌,才能着眼长远,沉着应对。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要成功地进行反遏制,一定理清和把握贸易战的意图,作出迅速的应对和判断,保持政策的定力和连贯性,继续推动系统性风险的防控和实体经济结构性的改革,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有保持持续健康的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论坛主报告《以深化改革开放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战的属性、影响和对策》。

报告首先详细地整理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事件,并指出本次贸易战与以往美国多在经济下行时制造贸易摩擦以对国内进行反周期调节不同,特朗普发动的本轮贸易战是在美国国内经济景气、同时贸易逆差收窄时进行的。此次贸易战是美国从战略上遏制中国的集中表现,同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显著差异。相同之处在于,都属于守成大国对新兴崛起大国的天然压制,且守成大国对新兴崛起大国都存在巨额的贸易逆差。然而,与美日贸易战不同的是,中美存在根本的意识形态分歧,并且中国在诸多经济指标方面紧追美国,因此,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不仅仅是经贸利益的争夺,而是美国冷战思维的蔓延和全面打压中国的第一步,未来贸易摩擦与争端将持久而严峻。中美之间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导致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产生恐慌,也是此次争端中美方特别关注技术转移的原因。中国的科技实力迅速提高,而美国技术进步则逐渐放缓,特别是领先技术的发明愈发困难,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这导致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产生恐慌。此次贸易战是在逆全球化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爆发的。中国长期以来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重要对象,遭受了来自各国的严重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美国不仅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还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挑起贸易摩擦。因此,贸易战是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试图改变现行多边贸易体系的运行方式、重构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手段。

如果中美贸易摩擦限定在500亿美元商品范围内,对中国的出口、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影响有限;限定在2500亿美元商品范围内,风险可控;但随着贸易摩擦加剧,中国的福利损失会不断增加,极端情况下负面影响将十分严重,因此要防止贸易战升级。即使美国和欧盟达成零关税协议,对中国的进出口、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也十分有限;而对美国的福利状况会产生一定改善。技术进步是扭转外部环境不利因素的重要力量,当技术提升达到一定程度时,中国的社会福利和GDP将大幅度上升,且会对美国造成负面冲击。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直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下降,导致了近期人民币快速贬值和资本异动。根据平均汇率计算,2018年7月份比6月份贬值幅度折年率达到57.1%,8月份较7月份平均汇率贬值幅度折年率达到34.7%,这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幅度和速度都处于近年来的较严重时期。跨境资本流动目前尚处于比较平稳的水平,尽管短期内汇率出现了异动,但是尚未引起资金的大规模跨境转移。美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贸易战向金融领域扩展,中国可能将因此而发生更为严重的金融风险。美国近期通过的外国投资审查法案改革措施将增加中国对美投资的难度与不确定性,在中美战略竞争和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中国对美正常商业投资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泛政治化阻挠,相对于审查结果,新法案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对交易各方的心理冲击,这可能会继续导致中国对美投资规模的大幅减少。

综合来看,中美冲突的核心焦点在于美方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不认同,美方认为中国实施的国家战略与市场经济相冲突,中国政府过多干预经济也背离了市场经济原则,政府对企业控制过多,使中国企业的经营行为过多地体现了国家意志。

该报告最后提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应对贸易战的过程中,要本着“坚守底线、消除误解、正视问题”的原则,妥善解决不同性质的分歧与冲突。贸易战可以成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外部推动力量,中国各界要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未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贸易战极有可能引发国际经贸规则加速重构,中国要坚持多边原则,争取对自身有利的重构方案,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发生不利的外部冲击时,国内各界信心非常重要,中国要探索稳定信心的方案与策略。科技实力是立国之本,中国未来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和效率,产出原创性领先技术。

发布会第二单元由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闫衍主持,与会专家与嘉宾就中美贸易摩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