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首都治理论坛“城市之治:街道改革与发展”在京举行

2019年12月28日,第四届首都治理论坛:“城市之治:街道改革与发展”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北京市党建研究所所长王大广出席会议。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副院长张杰、李文钊、侯新立,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师生以及多家媒体共百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李文钊教授主持开幕致辞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代表校领导致辞,对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郑水泉副书记指出首发院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整合人民大学优秀资源、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的高端智库。他向参会嘉宾介绍了首发院历届论坛的概况、重要影响和获得的丰硕成果。郑水泉副书记同时指出,街道办事处、城市的基层政权是城市政府与民众打交道的“前端“,其治理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城市体系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15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明确了街道办的7项职权和7项职责,为做好街道工作、改善基层治理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举措。本次《条例》将党的领导”“街道吹哨,部门报道”和“接诉即办”的工作机制等纳入其中,代表了首都进行街道改革的最新的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郑水泉副书记谈到,第四届首都治理论坛主题定为“城市自治街道改革与发展”,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也非常接地气,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首都治理生产更多有份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北京市党建研究所所长王大广在致辞中,从自身职位和工作的角度,谈到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关系。北京市党建研究所用四句话定位概括:第一,是北京市委组织部下的一个事业单位;第二,是北京市党建研究会的一个单位;第三,是北京市唯一的一家以党建研究为专门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第四,是全国唯一一家党建领域高端智库。王所长指出,首发院和党建研究所都是北京14家高端智库中很重要的智库,天然关系很近,党建研究所目前聚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北京市的基层党建工作和北京市的基层治理,两个研究院有很多的共同点,都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为首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作为论坛协办方领导致辞,他认为街道改革是非常重要的改革,直接影响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北京人民的幸福感排名其实很靠前,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街道治理情况是基层治理能力的体现。街道改革是嵌入到整个行政体制改革之中的,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街道改革具有基础性和艰巨性,当前基层的改革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做了很多调整。杨院长指出,中国公共管理发展到了关键点,我们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发展自己的理论,街道改革就是其中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本次论坛举办的重要目的。他希望以后与首发院还有其他部门有进一步的合作,共同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作为会议主办方领导致辞,他以云南南坪整体搬迁中的基层管理问题为例,认为新型的基层治理问题很多,既有的理论难以解释当下的问题。他指出,一方面要为当前的相关政策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还要把相关问题上升到理论,进行理论的创新。最后,他谈到,首发院发展进入第三年,这一年团队精诚团结取得了一些成绩。他表示首发院将会长期坚持举办首都治理季度论坛,也将同时举办北京经济论坛,发布对北京经济形势的分析。未来还会做北京经济创新论坛,包括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乃至应用到北京的整个创新。

接续召开的学者论坛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开峰教授、吴鹏副教授主持,共有来自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党建研究所、山东大学、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工委、天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10余位学者嘉宾,从自发生长机制、秩序维度、城市转型、公共服务、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嵌入式”改革、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等视角就街道改革与发展进行积极的解读和建言献策。与会学者嘉宾“学问无遗力”,在思维碰撞交流中激发创新思维,为城市治理中街道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曹正汉教授围绕“中国城市社会的自发生长机制”主题做出讨论。曹教授结合自己在杭州生活18年的经验,阐述了“国家”大幅深入“社会”的背景下,真正的“社会”是否存在,以及其存在、形成和维系的方式。他指出市场交易网络、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务是城市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想象的共同体和现实的共同体是城市社会的典型形态,并以小区维权案例阐释了想象的共同体向现实的共同体转化的方式。最后曹教授提出,针对政府维权而产生的城市社会,如何管理和控制街道是街道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毛寿龙教授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历和当前改革的实践为切入点,用秩序理论对城市治理进行了分析。毛教授认为当前城市治理是单中心治理模式,是一个陌生人社会,需要传递的信息太多,又没有形成通畅的信息网络,容易造成治理失灵。很多城市治理的问题是治理模型本身产生的,不是秩序产生的,市民任命制和合伙人的共同体制度是不同的秩序维度。目前要做的是把法律规定事项(如“人代会”)落实,很多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毛教授指出,现在的秩序是上下等级的,需要讨论清楚每一级政府的职责,需要发挥理论的想象力,打造多层次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孙涛教授以“大城市转型与公共服务可达性”为题进行了发言。孙教授聚焦城市社区发展实践,提出了行政改革推动的中国城市化逻辑,总结了中国城市转型“两化叠加”“四化交织”的特征以及城市化和城市转型引致的“双螺旋”府际关系,分析了样本城市传统轴和发展轴上公共服务可达性现状,发现中国城市转型特有的“单位”网络状分布。最后,孙教授提供了一种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应用决策的4M思维,提出了安居乐业的“乐智城市”愿景。

北京市党建研究所所长王大广以“党建引领街道‘大部制’改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政治因素在中国地方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思考北京市街道“大部制”改革的逻辑与路径。在理论层面,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以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个维度;在实践层面,有问题导向、方法论、效能改革三个维度。党建引领与赋权增能为街道改革提供了北京经验。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王佃利教授以青岛市南区街道办改革为例,探讨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城市街道的“嵌入”式改革。王教授指出,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层次性,基层的社区治理公共体是以街道为核心、街居构成的共同体,具有政府主导、服务提供的特点,通过政治嵌入和社会嵌入的双重嵌入来整合社区资源,搭建协商共治平台,吸纳多方力量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要从治理规模的适度化和治理能力的再生产来提升多元共治的能力。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工委冯志明书记以《“党建引领四区联动”——学院路街道基层治理体系实践》为题,从学院路街道这一具体案例出发,阐述了基层治理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介绍了独具特色的学院路基层治理创新机制,带领我们在实践中寻找基层治理的金钥匙。冯书记认为,街道作为政策执行者,工作中要重视行动,遵循“倾听-决策-行动-思辨”这一逻辑链条,通过党建引领黏合组织空间、网络重塑整合关系空间、城市中心融合生活空间以及机制优化耦合制度空间,打造区域党建和区域治理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柏瑛教授以“北京市街道体制改革如何推动首都基层治理转型”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首先,孙教授结合生动的案例与调研经验,从四个方面阐释了选择街道改革的原因。其次,她认为,需关注街道改革的可能性,并指出“逆科层”所需具备的三个条件。最后,孙教授指出,街道改革中需要引入社会建构,需要深入思考逆科层的原因,并且需要依托街道平台拉动其他主体参与,推动自治。

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磊教授围绕“天津街道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与改革”发表了精彩演讲。李教授总结了天津市街道在社会保障、街道治理和街道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天津市街道通过引进人才加强街道管理、城市管理改善环境,利用市区学校、党政机关选调干部进行管理岗位补充等举措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袁方成教授就“重塑基层:成都街道体制改革的初步观察”进行了主题发言。袁教授从街道和街道办的定位出发,总结街道改革经验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基层治理导向变化,指出基层治理的创新围绕着社会重心的下移,将服务资源由街道下沉至社区和民众。随后以成都街道体制改革为例,梳理其改革脉络、要点和特征,阐述了如何通过功能分解和组织分工,明确街道定位,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基层服务,从而创新社会机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李文钊教授以《北京市街道规划办事处条例》为例,讨论了城市基层治理的设计原则。他认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根本性问题是政权、公共事务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在界面政府这一“框架性思维下”,他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职责清晰、条块和上下协同、依法行政、合作生产、合作治理、自主治理、制度技术和文化保障、监督和激励九项城市基层治理的设计原则。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主办,北京市党建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协办。论坛促进了全国不同高校、不同院系师生之间就街道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同时也为未来首都的治理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首都治理季度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起主办、聚焦“首都治理”的主题交流活动,旨在为相关政府单位、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打造长期、有效的学术沟通桥梁,传达、解读最新的公共政策,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反馈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为首都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做出实际贡献。)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