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重塑审计

正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在9月12日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大数据重塑财务和审计”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所言,以大数据为代表的诸多技术领域的变革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幅度重塑会计和审计。会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是一场会计生产力的变革,信息化技术的提升与应用会促使会计人才的转型与升级,同时,对企业内外部管理以及外部审计监管也有重大影响。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刘勤也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演讲中指出,伴随会计处理全流程自动化、会计决策分析智能化和会计服务共享化等趋势的到来,一方面会计基础工作将更加专业化,另一方面大量程序性的会计基础工作将被会计信息系统所取代,从而导致会计人员的转型与升级,即从基础性的、程序性的、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工作,转向更有价值的、需要更多职业判断的、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和挖掘等会计管理工作。

刘勤着重指出,会计信息化将会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变革。包括十大趋势:业财深度一体化、处理全程自动化、内外系统集成化、操作终端自动化、信息提供频道化、处理规则国际化、会计信息标准化、会计组织共享化、风险威胁扩大化、处理平台云端化。

谈到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这些信息化时代的热词,不得不说起备受关注的区块链技术。德勤中国区块链团队技术总监高挺在主题演讲“区块链——一场信任的革命”中认为,区块链是用数据存储在分布式网络中的数据通过一种特定的算法,让所有参与方可以通过这些算法和数据达成一种信任方法,“这种共享的记录或日志分布式存储于整个网络中,并由所有参与方进行验证,由此免除第三方授信的需求”。

现代商业活动对信用有严格要求,审计领域最重要的也是诚信问题,而第三方授信已经成为解决诚信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作为资本市场的“把关人”,审计机构等第三方中介机构是否勤勉尽责、秉持执业独立性,能否切实发挥好鉴证、把关作用,是确保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环节,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着显著影响。由区块链技术引发的“信用革命”,对审计师职业和审计行业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普华永道的“信任危机”

日前,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遭遇史上最大审计诉讼,被索赔55亿美元。这起诉讼不仅在金额方面创审计诉讼史上最高,更为特别的是,此案中普华永道是作为金融危机期间“被害”破产公司的审计者,被存在欺诈行为公司的破产受托人告上了法庭。在此前,金融危机爆发后破产的Taylor,Bean &Whitaker(TBW)和其审计公司德勤达成协议,以德勤赔偿至今未公开的金额做结。目前,这一诉讼案以普华永道未透露金额的和解而暂时告一段落,但是,由此案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审计责任、信任危机以及审计行业风险管控的讨论仍在热议。

一直以来,对从事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未尽责”的指控并不少见。每当涉及公司破产或债权人利益受损时,指责外部审计机构的声音始终存在。事实上,根据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规,审计师的主要工作是验证会计报表的合规性,而不是侦查舞弊案件。但是,很多市场专业人士认为,不管被审计方是否存在蓄意欺诈行为,没有发现欺诈行为就是审计失责。

高挺表示,从第三方审计师的工作而言,想了解这家公司的账目是不是做得对,审计师不可能一笔一笔比对,只能抽取一部分样本做测试。因此,面对审计失责的指控,普华永道将责任归咎于TBW高管和殖民银行高管勾结,使审计方无法获得真实资料。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大数据的成熟应用,审计师们可以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数据来审查某家公司整体运营的状况。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审计的效率。然而,就这些数据而言,它的提供者是被审计公司,如果被审计者心存欺诈,在数据上作假,那么这样缺乏诚信的审计结果同样毫无意义。

区块链“创造信任”

信用是商业活动的基石,不过商业活动主体之间的信任是相对且变化的;信用的建立道路艰难而漫长,而信用的毁灭却在一夕之间。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信用创建了不同的机制,以保证商业活动的信用机制得以长存。

相较于时常爆发危机的信用机制,自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人们早已挖掘出了它的 “信用”特性,《经济学人》封面文章更是将区块链称作“创造信任的机器”。区块链的特性包括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性以及匿名性,这样的特性无疑赋予了区块链天然的“授信特权”。

和银行、保险等行业一样,审计作为第三方授信机构,传递给公众和市场的也正是一种信用,这种“背书”式的授信是由公众对审计机构的信任而产生的。联想到被审计责任和风险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审计行业,高挺表示,“如果在区块链世界里审计数据一旦发生的话,哪怕是没有后续的复核,只要有好的机制就能保证这个数据出来就是实时可靠的。”在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在审计行业的应用可能会为审计机构提供摆脱外界干扰、专注审计真实性的技术途径。

区块链在审计中的应用

高挺认为,区块链和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一个传递价值的网络,它是作为一种价值传递的协议在网络中发生作用。这样一种开放式的价值传输协议,是通过特定的数据结构和共识算法设计了多人、多方参与的系统。同时,对于区块链而言,除了公有链以外还有私有链、联盟链等组网方式,这样就确保了在不同的网络里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问题。

这种“信用”价值的传递首先被银行机构所青睐并推广。根据2016年8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关于区块链的报告,在过去12个月当中有24个国家开始投资区块链,有80%银行预计2017年之前启用区块链技术,在过去三年中有14亿美元的投资。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宣布中国要推行以国家为导向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备选技术。

区块链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地获得了很多资本的关注和投资。同时,在不同商业应用领域,已有不同的公司在这个区块链领域里面开始他们各自的发展。普华永道目前已经发布了他们新区块链概念验证(PoC)的详细信息,表示他们成功创建了一种实时审计流程,用于批发保险市场的政策制定。项目报告详细表示:“保险商能够在区块链上浏览政策,提供报价来支撑一个特殊政策的存在的风险,而代理商则能够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这些报价。这种在各方之间的沟通和谈判都发生在区块链中。当某个政策受到完全支持的时候,将会在区块链上创建和分享正式的保险合同。”普华永道表示,这次测试帮助深入观察了区块链应用如何能够帮助减少物理文件,简化监管报告结构以及创建一种本质上的实时审计跟踪。

这是区块链技术在审计行业的一次有益尝试,尽管对于具体审计工作而言,暂时还无法利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出一套标准化审计流程。甚至可以说,区块链技术在审计行业的落地困难重重,比如审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审计的持续关注与快速反应、智能化规范化审计流程创建、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性等等。

正如高挺所言,区块链技术刚刚走过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阶段,想要达到完全成熟可应用的技术“至少需要十年时间”。但他表示,“我们把区块链作为一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它的特性和优点看是否能够把这些新型技术把现有的流程往前推一步,哪怕不能完全解决现在已有流程的问题,至少可以把它往前推一步,如果抱着这种心态或是抱着这种态度设计一个商业情景,往往是可以进行一些推进的。”

数字化的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信息化的浪潮下,变革总是突如其来又翻天覆地。作为会计、审计人员更要与时俱进,直面新的变化,拥抱新的科技。技术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优秀的人也在不断的转型进步。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审计行业和审计人不是一个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结果,因为我们始终关注着新技术和新变化,并通过它们更好地看未来,更好地创造未来。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