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梦想与隐忧互现

文/向坤(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

一篇《腾讯没有梦想》突然刷爆网络,引起腾讯高管以及行业大佬们的回应,说明这个问题非常敏感。那么,腾讯是不是真的失去了梦想?退一步说,梦想对于公司有多重要?

从历史看腾讯的成就和梦想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提出,价值创造是企业唯一的理由。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创造利润是企业的唯一使命。这曾是主流经济学很长一段时间的观点,现在已经被企业社会公民使命观取替。企业社会公民使命观认为,企业应该除了创造利润价值外,也要以企业公民的观点看世界,要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价值,为社会、员工、创新等做出贡献。

从中国企业史来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出现,由于当时中国国力不振,很多企业家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出现了末代状元张謇和船业大亨卢作孚这样的案例。

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伴随着放松管制开始,最初的发展是农业承包制激活了农业潜力,再然后开始国有企业放权,民间自发出现了很多民营企业和个体户。初期的发展集中在浙江江苏等区域,并且有了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说法。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低层次是生存和安全需要,再往上是归属感需求和尊重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需求。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暗合了中国发展的变化。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由于人们强烈的改变生活的欲望,激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首先是农村承包制解决了吃饭问题,然后消费品生产解决了穿和用的问题,再然后各类制造业和服务业也迅速发展。

正如同经济学的产业变革规律一样,首先是第一产业的发展,随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扩大,最后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占比最大的产业,第二产业的一部分也开始服务化,也就是所谓的生产制造业服务化。

QQ的出现,正逢其时。首先,当时国人已经基本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生存和安全的需求基本解决,归宿感和尊重需求开始提升,对于相对内向的国人而言,QQ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渠道,并且大学扩招也创造了大部分在高校有着很大交流需求又比较有时间的群体。还有一个大背景是,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培养了第一批互联网用户。

QQ最初盈利的QQ秀等业务,更是迎合了国人的需求。当时人们开始愿意为一些虚拟的东西买单,当然这个趋势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愿意为虚拟的东西买单,为精神消费买单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腾讯,和创业团队以潮汕人为主的特征,使得腾讯重视实利的特征很明显,也使得腾讯有了一个很好的创业环境,所谓天生地利人和,这也是《腾讯传》所提到的观点。现在腾讯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游戏,这满足了人性中游戏的天性和归宿感、尊重感和一部分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腾讯的价值。社交和流量是腾讯的业务根基,也是腾讯根本的客户价值所在,也满足了人们比较高的需求。

张瑞敏曾提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那么腾讯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梦想?如果是以利润为梦想,那么显然是过于注重实利了。

 腾讯真正的隐忧是什么

腾讯一直存在一些隐忧,企业的基因往往是存在的,并且有可能会不断复制和强大沿袭过去的成功路径。在腾讯发展到这个程度,大企业病、部门的数据墙等问题比较严重。

管理学认为未来的管理层次会越来越少,企业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但是实际上,即使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即使是互联网公司,韦伯的官僚制仍然在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相对于阿里而言,腾讯在管理上的突破相对谨慎,职业经理人的形象也比较模糊。

在游戏成功后,腾讯的游戏业务不断发展,利润滚滚。而游戏的类型往往相对比较类似,这也是很多人认为《阴阳师》比《王者荣耀》更有逼格的一个原因。

腾讯成为投资公司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谷歌和苹果的投资业务也很多,有新闻盘点指出,2001-2016年,谷歌收购了超过200家公司。腾讯自从开始秉承开放战略以来,愿意和腾讯合作的公司很多,关键是在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从主营业务来说,腾讯的微信战略一直很稳健,但是社交能够了解的客户已经逐渐见顶,人口红利已经基本结束。

笔者认为,腾讯真正的隐忧除了《腾讯没有梦想》一文以外,还有这么几个地方。

一是企业文化。腾讯的企业文化比较务实,相对于阿里对于企业文化的高度重视,很少听到腾讯有比较突出的企业文化。近年来,马云发表了很多很宏观的言论,总体而言是从一个更加宏观的领域来考虑问题。到目前为止,腾讯已经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占领导层主体的公司,对企业可能没有创始人一样的情感,因此相对更加重视短期回报和资本市场表现,潮汕文化更是相对比较务实。但是对于如此庞大的企业,很多人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如果没有更加高远的目标来支持,那么会是什么维持组织的发展呢?

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阿里不断提出一些高端的战略,也可以理解通过更高端的目标来激励员工和组织,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减少组织的组织成本。亚马逊和谷歌推出了太空探索计划等一系列尝试,尝试更多的基础科技研究。

第二个是业务结构。阿里是从商业流通业务进一步提升效率起步,逐渐地成为了商业基础设施,并在近年发力全球化,将更多中国产品卖到世界各地。腾讯是社交平台,以游戏为主要利润来源,全球化虽然已经开始拓展但相对滞后。前者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企业端更近,腾讯更加擅长做个人业务。

从经济趋势来看,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和生产制造业产业链延伸、生产制造业服务化,在美国和欧洲已经成为了趋势。因此阿里在积极发展云计算业务,向生产制造业上游发展,从销售嵌入到生产制造研发等环节。腾讯在这方面相对落后。

根据2017年阿里财报,阿里云计算的增速为101%,营收达到133.9亿元。在腾讯云方面,德意志银行预估其2016年营收为2.5亿元,占总体收入的0.2%,因此腾讯并未在2016年财报中单独批算这方面收入,根据年报,其收入来源主要是零售、金融等客户结构,与第二产业的连接可能还非常滞后。在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阿里不断推动企业上云,并已经有徐工等多个案例,而腾讯2017年12月份才和宁波搭建第一个工业云平台。

国家一直强调是互联网与生产制造业融合,制造业的重要性被更加地强调,可谓当下的星辰大海。中国的基础技术仍然有很多没有突破的地方,阿里投资中星微电子等一系列AI芯片公司,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随着互联网监管加强,笔者认为,就一个社会而言,娱乐化内容固然满足了娱乐的需求和一部分尊重感和归宿感,但停留在这个层次,自我实现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于社会而言也是危险的。腾讯的收入结构当中,来自TO C和娱乐的比重太重,这是一个隐忧。

一切企业都是时代的企业,企业除了客户需求以外,也要融入到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战略环境观察和审视,维护好企业存在的生态并进行主动建设,更加注重到企业作为企业公民的角色定位。

当然,腾讯也在尝试改变,比如近期马化腾力推粤港澳大湾区。腾讯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多次强调要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加强数字经济的深度并加强于各个行业的连接,腾讯则发挥好连接器的作用。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